孩子年紀小,對于危險的預見能力差,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,很容易會發生一些意外事件,比如燙傷,幾乎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經歷過,有的還不止一次地遭遇過。
而在燙傷之后,如果能夠正確地進行處理,一般燙傷對于孩子的影響并不會很大。
但是,如果家長用了錯誤的方法處理,則很有可能會讓孩子的傷勢迅速變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
2歲寶寶被開水燙傷,外公執意使用偏方治療,結果把娃坑慘了
一位寶媽帶著2歲大的寶寶回娘家探親,在到家之后,孩子的外婆外公都是非常高興,爭相抱著自己的外孫玩。
期間,外婆覺得女兒和小外孫遠道而來,肯定是又累又渴,于是就拿來暖水壺,給女兒倒了杯熱水之后,便順手就將熱水壺放在了客廳的桌子上。
結果,一會兒大家在逗小寶寶玩的時候,一不小心碰到了熱水瓶,熱水瓶翻到之后里面的開水傾瀉而出,而小寶寶也被潑出來的熱水濺到了手臂上,頓時被燙的哇哇大哭起來。
一家人看到之后,都是非常的焦心,寶媽想要馬上帶著孩子去醫院治療,而外公看到孩子的燙傷部位并不是很大。
并且,看起來情況也不是很嚴重,畢竟不是直接燙到而是濺到手臂上一些,再加上這里是鄉下,想要到醫院得走上很長一段路。
于是,外公就表示,自己打小就有專門緩解燙傷的偏方,便直接拿來家里的高度白酒,灑在毛巾上,然后覆蓋在燙傷部位上。
寶媽雖說對于這種方法不是很了解,但是她卻比較相信自己的父親,畢竟自己都是父親養大的,父親這麼做,肯定能夠治好孩子。
還別說,過了一段時間之后,孩子的哭聲就逐漸減緩了。
就當眾人以為孩子的燙傷已經轉好時,孩子卻突然發生了嘔吐現象。
這樣的情況,嚇了寶媽一跳,但是這時候大家想到,小寶寶在大哭之后,是可能出現嘔吐現象的。
于是,一家人都覺得孩子吐是因為剛才哭得太兇的原因,現在慢慢安靜下來了,那麼一會兒肯定就好了。
但是,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,孩子雖說哭聲漸小,身上卻開始出現一些其他的異常現象。
比如皮膚發紅、渾身發燙等情況,這讓一家人又開始慌了起來,而之后孩子接連的嘔吐,更讓寶媽有點坐不住了。
在看到孩子可能還存在「其他健康問題」的時候,一家人連忙開車帶著孩子趕往醫院。
到了醫院之后,一家人直奔急診,而醫生看到孩子的情況之后,也立馬結合家屬們的口述情況進行了緊急救治。
終于在兩個小時后,宣布孩子情況已經基本穩定,暫時脫離生命危險。
至于孩子為什麼會由一個小小的燙傷,差點葬送性命,醫生表示:
「孩子并不是因為燙傷而出現生命危險的,而是因為白酒。」
原來,孩子之所以差點丟了性命,都是因為大量高度白酒被皮膚吸收,從而引起的「酒精中毒」。
之前,孩子「逐漸好轉」的跡象,其實就是酒精中毒意識模糊的跡象,可當時一家人卻還以為孩子是「不疼了,所以不哭了」。
之后,孩子嘔吐的情況,也是酒精中毒的典型表現,但是家人卻以為是「哭得太厲害了」。
所以,孩子燙傷之后,千萬不要瞎用偏方,而是需要使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處理。
孩子燙傷怎麼辦?牢記「五字訣」,關鍵時刻能救命
對于孩子的燙傷問題,家長們一定牢牢記住「五字急救訣」: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,這也是孩子燙傷之后需要進行的燙傷處理五步驟。
●沖
即立即使用涼水沖洗燙傷處。
比如孩子手臂燙傷,那麼就應該立刻將家里的水龍頭打開,將孩子的手臂置于水龍頭下,使用自來水沖洗燙傷處。
這里要注意:
①水的沖擊力不宜過大(水龍頭不要開足),避免造成二次傷害。
②要長時間沖洗,一般在一刻鐘到半小時時間。
③水的溫度不宜過低,建議最低不要低于8℃。
●脫
即立即將覆蓋燙傷處的衣物脫掉。
比如孩子手臂燙傷,可以將袖子擼上去,也可以脫掉長袖上衣,或是直接剪掉袖子。
這個步驟要注意2點:
第一點:脫的時候要避免擦碰傷處。
第二點:脫的時候注意衣物和傷處的黏連情況,如有黏連,不可硬脫,可將周邊衣物剪掉,避免牽扯傷口或加深燙傷。
●泡
即將傷處泡在冷水中,進一步減輕高溫對孩子的傷害。
在實施這步驟的時候,也需注意:
首先,如果孩子無法泡水,可以使用干凈的毛巾覆蓋傷處,然后在毛巾上澆上冷水。
其次,如果有冰塊,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塊,置于傷處達到冷敷效果。
●蓋
以上工作做完之后,我們就需要將傷處「蓋上」,以達到保護作用,避免送醫或活動的時候造成二次傷害。
在這里,也需注意:一定要使用干凈的敷料,比如無菌紗布、醫用敷料等。
進行到這個步驟,如果孩子的燙傷并不嚴重(燙傷較淺,僅表現為皮膚發紅、有輕度痛感,或有輕微腫痛、出現水皰等),且孩子情況穩定,那麼就可以正確使用燙傷膏等幫助孩子恢復傷勢。
●送
如果家長對于孩子的燙傷情況無法正確辨識,或是孩子情況不穩定、燙傷比較嚴重(痛感劇烈、傷處腫脹、有小水皰出現,或傷處發硬發黑、失去彈性等)的話,那麼就需要馬上送醫了。
在送醫的時候需要注意:
保護好傷處,避免任何可能的擦碰。有條件的話繼續采取降溫措施,安撫孩子情緒。確定目標醫療機構的治療效能,最好去專門的燙傷醫院。寫在最后
孩子出現燙傷的情況,一定要正確處理,千萬不要隨便使用「偏方」,以免導致孩子出現更多意外,甚至是危及生命的意外。
(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,侵權立刪)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