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套路深的網紅直播,會引發怎樣的轟動?近日,一對自稱「中S」和「汪大菲」的網紅夫妻,模仿汪小菲和大S這對曾經的娛樂圈頂流明星夫妻,上演了一出「山寨版汪大S連麥」。
他們還原汪大S典型的吵架橋段,引發忍俊不禁,更讓人驚訝于他們對那些「老梗」的了解之深。
這一視訊迅速在網絡上走紅,引發熱議。
那麼,在這個追星狂熱的時代,民眾對娛樂圈明星的生活為何這般上心?這種惡搞和「山寨」行為又折射出什麼問題?
這一山寨汪大S夫妻的視訊,無疑成為近期社交媒體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。
視訊中,兩人上演了一場套路深的對話。
「中S」一邊剝蝦,一邊不斷提出各種要求,而「汪大菲」則頻頻回懟,兩人針鋒相對,來來回回爭論不休。
這激情四射的對話,惟妙惟肖地還原了汪小菲和大S的夫妻吵架橋段,將汪大S婚姻中的那些「老梗」完美演繹,讓無數觀眾忍俊不禁。
「中S」一頭火紅長發,身著粉色睡衣和拖鞋,模樣酷似當年的大S。
她面帶倦容,一邊剝著蝦,一邊直言不諱地說:「我已經連續三天沒睡好了......床墊太軟,你該換新的了!」「汪大菲」則全身肌肉,一臉絡腮胡子,模樣十分酷似汪小菲本人。
他坐在一旁玩手機,似乎并不在意「中S」的話,只是漫不經心地嗯啊應付著。
兩個人來回拌了幾句,「汪大菲」直接提議道:「那我們失婚吧!」「中S」怒火中燒,大聲道:「汪峰你別得寸進尺!」
這精彩絕倫的對話,歷歷在目地還原了汪大S[夫·妻·生·活]中的種種畫面。
尤其是兩人口中那些似曾相識的台詞,無疑正是網友們腦海中對汪大S夫妻印象深刻的詞句。
「床墊」、「汪峰」、「得寸進尺」等字眼幾乎成了這個家庭的標志性符號。
那麼,這些詞句又從何而來?要說起汪小菲和大S當年的婚姻生活,恐怕無數民眾都能津津樂道。
這對金童玉女般的頂流明星夫妻,一時間成為娛樂圈中的璀璨一顆星。
然而好景不長,兩人在結婚七年之后宣告失婚收場,其婚姻進程中的種種吵架和不和諧成為民眾飯后談資。
由此衍生出的「床墊」「汪峰」等詞匯,幾乎成為他們婚姻生活的標志性符號,被無數網友奉為「典故」,在各類揶揄嘲諷中廣為流傳。
事實上,在汪大S婚姻的最初幾年里,兩人可謂恩愛非常。
小菲對大S呵護備至,大S也一度沉浸在這突如其來的愛情中。
然而好景不長,兩人因為投資失敗和經濟原因漸生不和。
大S開始頻頻在網上抱怨「老公不管家」,汪小菲也在采訪中感慨「我們的生活質量真的有落差」。
種種跡象表明,這對看似金童玉女般匹配的夫妻,在現實生活中開始出現裂痕。
真正引爆轟動的,則是2017年春節期間,大S在直播中爆出了著名的「床墊門」事件。
她直言自己的床墊「已經壓出一個坑」,讓她睡不好覺,希望汪小菲能換一個新的。
這一看似小事的抱怨,立刻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。
無數網友紛紛戲言「汪小菲竟然連個床墊都舍不得換」,認為他已經「不管家」了。
「床墊」一時成為熱搜詞匯,「汪小菲買床墊」的耐人尋味故事成為這個家庭的標志性標簽。
此后,大S又多次在直播和采訪中抱怨汪小菲不管家,汪小菲也在公開場合反擊大S「得寸進尺」。
這對夫妻在公眾面前徹底撕破臉,你來我往地互相攻擊。
他們婚姻生活中的種種不和諧細節都成為網友茶余飯后談資,那些標志性對白被反復咀嚼推敲,成為民眾集體記憶。
以至于多年之后,當這對山寨版汪大S還原出他們[夫·妻·生·活]中的種種「老梗」,無數網友立刻「戳中笑點」,這些經典台詞仿佛根植于網民的意識深處,已然成為他們婚姻印象中標志性的符號。
那麼,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里,網絡民眾對娛樂圈明星們的生活關注為何如此熱切?這似乎正成為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。
事實上,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,民眾對娛樂圈明星的生活狀況表現出近乎瘋狂的關注和討論熱情。
這已然超出對一般偶像的崇拜范疇,更像一種集體狂熱。
微博、快手等社交平台上,無數自媒體主或大 V 會實時跟進報道某明星的一舉一動,獲取該明星的第一手消息。
而這些平台上的網友們也會積極地參與討論、留言,你一言我一語地解析明星狀態,甚至把自己當作那個明星的鐵桿粉絲。
那麼為何娛樂明星能獲得如此高漲的民意基礎和關注度?這其中固然與明星效應、流量經濟有關,但更重要的是,他們超然的生活狀態和精彩絕倫的人生劇情,成為普通民眾無法企及卻又無比向往的對象。
金錢、奢華、名譽、戀愛、婚姻,這些元素構成的劇情無疑超越了電視熒屏上的任何偶像劇。
普通民眾通過追星,仿佛在透過一個隱秘的鏡頭窺視另一個世界,獲得心理上的慰藉。
這也是為何大多明星的婚姻狀況會獲得如此高的關注度。
當汪小菲和大S這對金童玉女般的結合時,無數民眾為他們的姻緣歡呼雀躍;後來兩人漸生嫌隙,無數網友也似乎親歷其境地跟進轉述他們的每一次爭吵。
這種近乎狂熱的討論熱情,正源于民眾通過明星婚姻這一投射,實現了一種心理「升華」或「置換」。
因此,當這對山寨版汪大S還原他們經典的吵架橋段時,許多網友都有種久違的熱切——仿佛一部熱播偶像劇突然來了新的劇情。
這無疑正中網友們的心理點,讓人們忍俊不禁,也微微唏噓。
那麼隨著這類名人惡搞內容火爆網絡,我們是否也應思考其中的一些問題?
誠然,近年來各類名人惡搞內容在網絡上大量出現,無疑源于明星們超高的流量價值和關注度凝聚力。
這為創作者提供了充足的素材,也滿足了網民們嗜血的心理。
然而我們也不應忽視其中或許隱含的另一層面向。
這類惡搞內容的產生,正源于原明星自身狀況的惡化。
山寨版汪大S能獲得如此關注,正因為原汪大S夫妻感情破裂、婚姻失敗的事實。
民眾對這類惡搞的追捧,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了明星自身的傷口。
我們可以看到,在這類惡搞視訊熱傳之后,真正的當事人往往會再次受到媒體和公眾的圍追堵截。
諸如「汪小菲/大S近況如何」、「汪小菲/大S回應視訊惡搞」之類的標題和問題,仿佛重現婚變當初的場景。
這無疑是對明星傷口的二次撕開,讓本已歷經人生低谷的他們再次承受來自公眾和媒體的壓力。
而這種名人隱私遭到挖掘式傳播的手段,也讓人不免聯想到韓國明星吳亦凡、儲惠蓉前些時日的遭遇。
這些原本名利雙收、事業和感情「雙豐收」的頂流明星,一旦感情或事業出了問題,就會遭受到名譽毀滅式的抹黑和反噬。
民眾仿佛只看重他們那光鮮亮麗的一面,當名人丑聞曝光后,會毫不留情地踩上一萬腳,整個明星只會在民意基礎上被完全壓垮。
總的來說,這種名人私生活細節被瘋狂挖掘傳播的趨勢,無疑反映了當下媒介環境和輿論生態的一種畸形。
它由明星個體的傷害蔓延至整個公共空間,助長了一種消費名人隱私、揶揄嘲笑他人不幸的心態。
這讓人不免擔心,若這種文化氛圍被無限放大,將會把我們共同的道德底線不斷下移。
那麼,在這個推崇娛樂、注重流量的時代,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類名人相關內容?這無疑值得我們繼續思考。
綜上所述,這場突如其來的山寨汪大S走紅,既滿足了網友們對明星生活和八卦新聞的興趣,也反映出民眾對娛樂新聞的過度關注和依賴。
它讓人們「耳目一新」,但也包含著對公眾環境的一種損害。
其實,這種近乎迷信的明星崇拜和關注,也許正是當下社會一個微觀寫照。
它反映出人們內心對精彩生活的向往,卻又在現實中往往難以實現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