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6日,我們地方話劇院公布了新一屆擬招聘名單。
其中,易烊千璽與另外兩位已小有名氣的青年演員赫然在列。
消息一公布,易烊千璽的粉絲立刻奔走相告,紛紛為自家偶像的成績感到驕傲。
但很快,質疑便來了。
有網友認為,易烊千璽的報考條件、考試流程都有值得商榷之處。
但當時,網友并沒有深挖,畢竟,明星考編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。
然而,就在事發后兩天,某著名新聞周刊突然「下場」,針對此事發表了一篇評論小哥。
小哥里說,網友煞有介事地質疑招錄程序是否公平,只是源于被剝奪感。
此評論一出,輿論嘩然,許許多多被評論刺痛的網友開始高度關注起易烊千璽考編事情。
如果說,網友最初的質疑只是幾塊小石子激起的漣漪,
那此時,這灘水是徹底渾了。
在嘈雜的輿論聲中,許多媒體和明星也開始參與發聲。
一次簡單的明星考編事情就這樣逐漸演變成群體的對立、觀念的博弈。
8月17日,易烊千璽宣布放棄入職地方話劇院。
這一決定或許能平息沸騰的輿論場,但對于他今后的發展卻必然產生極大的影響。
單飛以來,TF三子側重方向各有不同,發展趨勢也不盡相同。
從這兩年的成績看,易烊千璽儼然已是規劃最清晰、勢頭最迅猛、資源最優質的一位。
但經此一事,他的大熱之勢或將減弱,從藝之路更添未知。
而從同一個起點出發的「三小只」,未來之路或許也將從此更加參差。
王俊凱
王俊凱是TFBOYS中年齡最大的一位,但今年也才不過23歲。
小時候,王俊凱從沒想過會進娛樂圈,只是像大多數孩子一樣愛玩愛鬧。
在王俊凱小學五、六年級時,重慶有一家名叫時代峰峻的公司。
公司里的一位策劃人正構想建立我們的J家,效仿國外模式,培養我們的養成式偶像。
這位策劃人在貼吧里推文說:
「打算選30個12歲左右的孩子,挑出10個去培養。」
但帖子里沒什麼人回應,更沒人贊同。
雖不被看好,但這家公司還是開始行動了。
就這樣,王俊凱與娛樂圈的交匯點出現了。
快放寒假時,時代峰峻派星探到學校里選拔,長相清秀的王俊凱被選中了。
然后,王俊凱就和其他被選中的同學一起去了冬令營,學習唱歌跳舞。
等冬令營結束時,公司舉辦了一場類似考試的匯報演出。
王俊凱順利通過,成為公司的試訓生,再三個月,他成為正式的練習生。
那時,王俊凱年紀雖小,但卻從沒有打過退堂鼓。
當身邊的練習生一個一個退出時,王俊凱卻能按時去公司「打卡」。
後來,王俊凱談起當初的堅持,他說自己不是為了堅持不懈,只是追隨心中好奇的念頭。
「反正假期也沒什麼事,去公司訓練也挺充實的。」
在努力和好奇心的驅動下,王俊凱日漸成長。
一年多后,當時與王俊凱一起受訓的練習生已經展露了。
幸好王俊凱還在堅守,這才保住了「TF家族」的雛形。
2012年,王源加入練習生。
在公司的安排下,王俊凱和王源開始翻唱流行歌曲。
那時,微博視訊功能剛剛上線,公司瞅準了這個平台,
把王俊凱和王源的翻唱視訊發了上去。
現在看來,兩人當時的錄音環境、服裝化妝都顯得有些潦草。
但那種小孩子撕心裂肺唱苦情歌的反差,卻讓不少成年人GET到了萌點。
當王俊凱即將滿14歲的時候,易烊千璽加入,TFBOYS正式出道,王俊凱任隊長。
出道后,TFBOYS最初的旅程既有贊譽相伴,也有惡評如影隨行。
當「阿姨粉」、「媽媽粉」在為三個小正太搖旗吶喊時,
卻也有不友好的網友給他們起著粗俗的外號。
但終究,還是粉絲的支持與「路人粉」的友好占了上風。
TFBOYS開始火了,出道第二年,「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……」的歌聲便傳遍了大街小巷。
而作為隊長和隊內的顏值擔當,王俊凱自然也開始擁有極高的人氣。
出道僅兩年,王俊凱就獲得名導青睞,在張藝謀執導的《長城》中飾演了小皇帝。
首次「觸電」便有如此高的起點,足見王俊凱的竄紅速度及他所具備的市場號召力。
而這種實打實的市場影響力最終轉化成了真金白銀的變現能力。
王俊凱17歲時,他便登上我們90后十大富豪榜,而他當時的身價已近2.5億。
也是在這一年,王俊凱發的三條微博被粉絲瘋狂轉發,
最終累計轉發了5億多次,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。
名和利,就這樣如潮水般涌來。
目不睱接中,年少的王俊凱不光要學會身份的切換,更要認真思考未來的方向。
最終,王俊凱把主攻方向定在了表演。
2017年,王俊凱的人生中發生了三件大事:
第一、他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;
第二、他與王源、易烊千璽各自成立了工作室,開啟了TF三子的單飛之路;
第三、他成年了。
粉絲們極為看重這件事,挖空心思為王俊凱準備了「壕」華家庭禮。
土耳其上空的熱氣球、好萊塢高空的飛機打字、廣州夜空中的無人機編隊,
遍布世界各個繁華地段的大屏策劃,還有以王俊凱名義捐助的活動項目……
粉絲用滿腔熱情表達著對王俊凱的喜歡與支持。
而這熱情有多濃烈,後來粉絲對經紀公司的不滿就有多強烈。
雖然王俊凱本人將重心放在表演上,但粉絲也盼著他能時常展示歌喉。
但經紀公司在歌曲的資源分配上卻讓王俊凱的粉絲極為不滿。
據粉絲說,王俊凱一直視周杰倫為偶像。
二人有了私交后,周杰倫便寫了《剩下的盛夏》送給王俊凱唱。
但這首單人作品最終卻被經紀公司打造成了TFBOYS的團歌。
後來,王俊凱的單曲《心引力》發行,很短的時間便達到了一億的播放量。
而經紀公司卻在成績喜人的時候,悄悄把這首歌下架了。
雖然在粉絲的強烈抗議下,公司最終又上架了一個18秒的「精簡」片段,
可當時過億的數據卻再也追不回來。
有了這件事,粉絲對經紀公司更加不滿。
他們在網上控訴經紀公司偏心,對同門別的歌手大方,
但卻「卡」王俊凱發新歌,還屢次不給王俊凱購買翻唱歌曲版權。
粉絲如此焦慮,王俊凱倒是步調如常。
他說自己不太容易被外界改變,只有自己覺得有必要才會改變。
而讓王俊凱覺得「有必要的」便是表演。
盡管王俊凱也曾因演技受到部分網友的嘲諷,但他仍然不斷嘗試和體驗。
為了貼合角色,王俊凱短時間內瘦身20斤,把自己瘦到脫相。
為了演出人物性格,王俊凱在片場時刻保持沉默,生生把自己搞到自閉。
在曝光度就是生命的娛樂圈,王俊凱為了拍好電影,隨便就可以閉關幾個月。
甚至在拍《749局》時,他消失了九個多月,幾乎拒絕了所有的活動。
一年多的持續發力,王俊凱積累了好幾部等待上映的電影。
可以預見,演員王俊凱即將迎來高產之年。
那些他藏在角色背后的野心,終將助他找到自己的風向。
王源
王源比王俊凱晚加入TF家族項目一年。
剛開始訓練,王源吃了不少苦。
他被壓腿壓到齜牙咧嘴、滿臉痛苦的畫面至今在網上廣為流傳。
但當時,這樣的畫面并沒有為他圈粉,反而引起了不少負面言論。
王源那時也會在網上看關于自己的評價,他說:
「10%的人稱贊,剩下的90%都在說。」
高強度的訓練與負面的評價對于12歲的少年來說,都顯得過于沉重。
王源的母親當時想,只要兒子說一句不想練了,我就立刻帶他回家。
但退出這兩個字,王源自始至終都沒說出口。
他咬牙堅持,最終扛到了出道。
借著組合的東風,王源出道沒多久就迅速走紅,
收割了許多粉絲,也創下了一項又一項的紀錄。
2015年,15歲的王源開始展現突出的音樂才華。
他獨立完成了《因為遇見你》的創作,并獲得了亞洲新歌榜年度十大金曲獎。
16歲時,王源成為微博上第一位粉絲數破千萬的「00后」,當年的人氣明星榜上他高居榜首。
一條微博的轉髮量經常也是以「億」為單位。
流量的巨大力量,推動著王源的影響力不斷向其他領域和地方輻射。
唱而優則演,王源也開始拍戲,他先后參演了《青云志》和《爵跡》等大IP之作。
隨后,王源入選了國外《時代周刊》30位全球最具影響力青少年;
成為《環球人物》專欄作家;
并在聯合國青年論壇上發表英文演講。
一連串的成績將王源推上了廣受關注的舞台,也讓他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。
而在許多條道路中,王源最終還是將凝望的目光投向了音樂,因為那是他心中的夢想。
進入2023年,王源已成年。
這一年的他很忙,也注定不平凡。
先是他參演的《地久天長》入圍了柏林國際電影節,表演履歷被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隨后,王源又上了電視好幾檔包括舞台在內的重磅節目,國民影響力進一步穩固。
這開局,看上去很美好,王源也依然是資源與命運的寵兒。
但出道以來,王源對于自己所背負的寵愛一直都有點兒惶恐,他說:
「別人把你捧這麼高,那就得做好自己,不然摔下來會很疼。」
很快,王源就感受到了摔下來的這種疼。
2023年8月,王源與好友聚會時,在餐廳內吸煙被記者拍到了。
他吸煙的照片迅速在網上傳播,并引發了很多的負面評論。
雖然王源當時已成年,但很多網友還是不喜歡優質偶像、小小少年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畫面。
而且,根據《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》,餐廳內是禁止吸煙的。
第二天,王源工作室發表聲明稱,王源已接受了相應處罰,并對造成的影響表示歉意。
回應雖然及時,但不良的影響已經形成。
事實上,一路走來,TF三子萬人追捧的背后,一直埋藏著爭論和質疑。
這種分裂的現實打磨著少年偶像的性格,在王源身上,青春和細膩的特征尤為突出。
風波過后,王源參與了《我是唱作人》的錄制,
光他一個人就在節目里貢獻了五首原創歌曲。
在其中一期節目里,王源唱了自己作詞作曲的《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》。
詞里寫著「一個人在夜里哭著……沒有人能真的理解你啊……」
唱及此,王源突然難以接受,在台上泣不成聲。
偶爾的一次「失態」后,再出現,王源已收拾好情緒,繼續推動自己的音樂事業走向正軌。
也是在2023年,王源發了個人專輯,并以此為契機,在南京開了個人演唱會。
開完個唱的第二天,王源飛到北京,
剪了一個很爺們兒的寸頭,省去了每日打理造型的時間。
然后第三天,王源背上行囊遠渡重洋,進入國外伯克利音樂學院學習。
起飛前,王源在微博上寫道:
「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學習音樂,就是為了在未來能夠把自己變得更好,帶回更好的我。
」
遠離了國內紛繁的娛樂圈,在大洋彼岸,沒幾個人認識王源。
他說自己可以大大方方扛一袋大米在街頭游蕩。
雖然有網友不看好王源的選擇,
但王源卻很享受遠離鎂光燈的生活,更享受不斷在音樂之路上發掘和探索的快樂。
學成歸來,王源已對音樂有了不一樣的感悟。
他將這些感悟融進了音樂,并將自己的成長帶入,發行了專輯《夏野了》。
這張專輯頗受好評,某瓣上有著8.2的評分,一萬多人打出了滿分。
有了激勵,王源更加專注于此。
他以音樂為圓心,不斷擴張事業的版圖,既是歌手,也是創作者和音樂策劃人。
如今,已是王源成為《環球人物》專欄作家的第五年。
有一期,王源寫道:滿天繁星,有我想成為的那道光。
而音樂,或許就是他所找尋的光,指引他奔向更廣闊的未來。
易烊千璽
王俊凱與王源搭檔了一段時間后,公司想讓他們出道,但兩人舞蹈都不過硬。
為了補齊短板,公司找來了易烊千璽。
易烊千璽和王源同年,都出生在被稱為「千禧年」的2000年。
在他的家鄉,「烊」字有著「歡迎」的美好寓意。
于是,他的父母給他取了易烊千璽這個名字,意思是歡迎他在千禧年降生。
而與這樣一個充滿祝福的名字相伴的,是一個繁忙的童年。
2到13歲,他學習了無數才藝,閑暇時間不是上興趣班,就是在上興趣班的路上。
不間斷的努力,讓年僅8歲的易烊千璽一舉奪得《陽光少年》比賽的總冠軍,
并在9歲時,加入了一個名為「飛炫少年」的組合。
雖然這個組合沒能闖出名堂,但易烊千璽的才華已不容忽視。
終于,13歲時,易烊千璽進入到TFBOYS中,成為隊內的舞蹈擔當。
但由于進團即出道,許多TFBOYS最初的「團粉」對于空降的易烊千璽并沒有多大好感。
甚至連他的相貌、舉止都成為了「黑粉」的攻擊點。
這也使得易烊千璽成為團隊內人氣最低的成員。
那時,TFBOYS舉行簽名會,粉絲大都沖著王俊凱和王源去,
而易烊千璽大多時候只是安靜地坐在旁邊保持微笑。
最沮喪時,易烊千璽也想過放棄,腦海中會突然冒出「算了,我不想做了」的念頭。
但轉念一想那些真正支持自己的粉絲,易烊千璽又安慰自己:
我的背后還牽連著那麼多份愛呢,放棄肯定不行。
在蟄伏中,困境沒有束縛住易烊千璽的手腳,他默默地積累實力,醞釀著一場翻身仗。
與王俊凱、王源相似,易烊千璽的成長道路上也有一個新的節點,
而2018年就是屬于他的年份。
那一年,易烊千璽備戰大學聯考,在緊張的學習間隙,他替自己挑了一部戲。
他在《長安十二時辰》中飾演了清高孤傲的李必。
然后他又在《這!就是街舞第一季》中擔任隊長,展現了過人的舞蹈才能。
而就是在這樣緊張的行程中,
易烊千璽最終以文化和專業雙科第一的成績,考取了2023戲劇學院。
少年初長成,自在恰如風。
此時的易烊千璽前路前所未有的開闊。
而作為易烊千璽的粉絲,彼時也一定幸福至極。
畢竟,能親眼看著青澀的少年蛻變成光芒綻放的明星,正是養成系偶像的最大魅力。
事業井噴式的前進帶給了易烊千璽足夠的底氣。
紅能養人在他身上有著極為真切的體現。
曾經因外貌被嘲的少年,突然就出落得挺拔帥氣,舉手投足間皆是貴氣。
2023年,易烊千璽繼續高歌猛進。
他與周冬雨共同主演了電影《少年的你》。
上映后,該片票房和口碑雙贏,最終以15.58億元票房成為華語影史青春片的票房冠軍。
除了票房亮眼外,易烊千璽的演技也獲得廣泛認可。
很多人都說,易烊千璽的演技好得讓人想不到。
也是憑借這部電影,易烊千璽同時提名香港金像獎和金雞獎兩個影帝桂冠。
年紀輕輕,已是前途無量。
之后,易烊千璽又先后出演了《送你一朵小紅花》和《長津湖》。
以上三部電影,票房全部在14億元以上。
至此,易烊千璽在20歲剛開始沒多久,就已一躍成為70億影帝。
易烊千璽的表演實力和敬業態度得到了圈內許多前輩的交口稱贊。
而他也因此炙手可熱,深受影視資源和時尚資源追捧。
目前,易烊千璽的待上映影片共有6部,與其合作的也都是張藝謀、周迅這樣的大咖。
至于時尚領域,易烊千璽更是接代言接到手軟。
目前還手握寶馬、寶格麗、阿瑪尼等多個國際品牌的代言。
如果就按照這樣的節奏一直走下去,易烊千璽可能到達的高度難以估量。
但考編事情卻在此時爆發了,這迅速瓦解了易烊千璽多年建立起的路人基礎。
雖然,這幾天,易烊千璽也因正面新聞上了幾次熱搜。
但評論區全是粉絲在努力控場,網友們則全是暗戳戳地諷刺。
甚至就連易烊千璽已達成的成就,也全因信任危機的爆發而受到了質疑。
想來,半個月前,粉絲在因自家偶像考上編制而歡欣鼓舞時,
誰也想不到這件喜事竟然會演變成易烊千璽職業生涯的「黑天鵝事情」,
帶來不可預想的巨大影響。
事發TFBOYS的成名路,很多網友和媒體會評價為「一夜爆紅」。
粉絲有時候不愛聽這話,因為他們覺得,自家偶像爆紅前的「一夜」其實很漫長。
他們也是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才有後來的成名。
此話固然有道理,但卻帶有很重的粉絲濾鏡。
畢竟,在這個社會,除了少數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,誰的人生路上沒有汗水和努力。
當年輕的偶像站在流量的潮頭,笑納巨額財富與巨大的名氣時,
就要對「登高跌重」有所準備,
也要有膽量和勇氣去面對暗流的涌動、吊詭的轉折以及流量的反噬。
因為,在成年人的世界里,經得起多少贊美,就要經得起多少詆毀。
這一表述,絕不只是心靈雞湯式的說教,更是命運最為公平的體現。
而同樣,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后不放棄、不氣餒,
那些失去的東西或許也將以另一種形式回歸,
同時到來的,還有更好的自己和最可貴的成長。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