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0年9月的一個雨霧菲菲的深夜,一位披頭散發的六旬老嫗,以父親留給她的幾件首飾為代價,請人把自己綁在一只汽油桶上,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,從廣州珠江口下海,偷渡香港。這位老嫗,就是陳獨秀與第二位妻子高君曼所生的女兒陳子美。
陳獨秀一生有過三次婚姻,其中與髮妻高大眾生了三男二女,之后又與高大眾的同父異母妹妹高君曼結合,生下一男一女。高家姐妹為陳獨秀所生的三個女兒中,一個早殤,一個青年時便病逝,只有高君曼所生的小女兒陳子美有幸長大成人。
一、
乳名「喜子」的陳子美生于1912年,雖然是陳獨秀的女兒,但她的童年卻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,幾乎沒有享受過正常孩子童年的歡樂。
陳子美的孩提時代,正趕上國共第一次合作、北伐戰爭等重大事件,時為共產黨領袖的陳獨秀忙得不可開交,又哪里有時間顧得上家庭,顧得上陳子美這個女兒?
陳獨秀在對待孩子上,采用的是被他稱為「獸性主義」的教育方式。他的兩個孩子延年和喬年從安慶老家到海來讀書時,陳獨秀便不許他們住在家里,每個月只給兄弟倆五塊錢生活費 。兄弟二人沒辦法,只得天天啃燒餅喝涼水 , 晚上就睡在 《新青年》 發行部的地板上。從對延年和喬年兄弟的態度上也可以看出,兒時的陳子美,也沒有享受過多少父愛。
由于聚少離多,陳獨秀最終與陳子美的母親高君曼感情破裂,兩人于1925年協議分居。從那以后,陳子美、陳鶴年隨著母親高君曼離開上海,回到南京舊——兩間位于中華門附近的破草屋。
與陳獨秀失婚后,陳獨秀每月只給高君曼母子三十元的生活費,這點生活費根本不夠高君曼撫養陳子美、陳鶴年這對姐弟。而高君曼本人身患肺結核病,又失去了工作能力,所以只得將兩個孩子送進南京的一家職業學校半工半讀,讓小小年紀的姐弟倆,在學習之余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作補貼生活。
1931年,高君曼肺結核病復發無錢醫治而去世,更讓陳子美、陳鶴年這對姐弟的生活雪上加霜。
就在這時,一個男人的出現,改變了陳子美的一生。
二、
這個男人名叫張國祥,比陳子美大10歲,是在南京銀行的一位職員,是一位家境頗豐的紈绔子弟。此人早已成家,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陳子美,見陳子美長得白凈漂亮,于是動了歪心思,用花言巧語將涉世未深的陳子美騙到了手。
一開始,陳子美也沒有答應張國祥的追求,但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讓她下了決心。
1932年10月,陳獨秀在上海法租界被捕,后被國民黨特務押往南京關押。雖然對自己不好,但畢竟是自己的父親,陳子美還是非常擔心陳獨秀的生命安全。她的「白馬王子」張國祥于是抓住機會,花錢買通看守,帶著陳子美到獄中去探望了陳獨秀。這件事讓陳子美感覺張國祥是個可以托付終身的男人,于是便答應了張國祥的追求。
此時陳獨秀已經被營救出獄,得知女兒要嫁給張國祥后,陳獨秀堅決反對。但性格剛烈、倔強的陳子美卻沒有聽取父親的意見,反而和陳獨秀大吵了一架。
在嫁給張國祥時,陳子美并不知道這個男人向自己隱瞞了他的婚史。直到四年后,她的二女兒張樹德出生后,張國祥找來一個自稱是張國祥「表妹」的女人來照顧陳子美月子時,陳子美麗這才從這個「表妹」之口,得知了她的的真實身份——原來她就是張國祥的結髮妻子蔡氏!
發現上當受騙后,陳子美怒不可遏,在月子里便與張國祥大吵大鬧,要張國祥與蔡氏失婚。張國祥雖然被迫答應與蔡氏失婚,但也向陳子美提出一個條件:與蔡氏失婚后,蔡氏失婚不離家,仍舊住在家里。這件事也讓兩人的感情蒙上了一層陰影。
抗日戰爭爆發后,陳子美與張國祥帶著二子三女,舉家逃難到重慶。在重慶生活期間,為了避免幾個孩子在學校遭到歧視,陳子美從不敢告訴孩子們,他們的外公就是曾經的共產黨領袖陳獨秀。
有一次張國祥帶著三女兒張樹范上街玩耍,正好趕上日軍飛機對重慶進行轟炸,張國祥居然丟下女兒,鉆進了防空洞。等日本飛機飛走后,不到三歲的張樹范卻離奇失蹤了。
這件事之后,陳子美對張國祥失望透頂,兩人也隨即分居,她帶著四個子女租房另過。抗戰勝利后,陳子美和張國祥失婚。她本想將幾個孩子帶在身邊,但由于張國祥提出如果孩子歸她,自己不會給她一分錢的生活費,無奈之下,陳子美只得將4個孩子留給了張國祥,自己只身一人回到了上海。
三、
1945年末,陳子美在上海的一家醫院謀得一份助產士的工作,一個人孤獨地生活。1946年,陳子美經人介紹,嫁給了一名名叫李煥照的司機,并接連為李煥照生了兩個兒子。兩個兒子的出生,也稍稍緩解了陳子美對判給張國祥的幾個孩子的思念之情。
雖然嫁給了李煥照,但陳子美從來沒有告訴過丈夫自己的父親,便是大名鼎鼎的陳獨秀。在有了孩子后,她也從不提起他們的外祖父就是赫赫有名的陳獨秀。
50年代初,陳子美與張國祥所生的女兒張樹德,也來到上海讀書。由于到上海讀書要填寫報名表,報名表上又要求填寫上學生的三代直系親屬的名字,父親張國祥這才告訴她,她的外祖父是陳獨秀。
聽說自己是陳獨秀的外孫女,張樹德幾乎不敢相信,還認為是父親在騙自己。她一直想找母親親口問一下,陳獨秀是否真的是自己的外祖父?但當時的張樹德畢竟只是個中學生,和母親分開多年,一時也不知道去哪里尋找,只得將這個疑問埋藏在心底。
1956年,張樹德考取山東大學后,終于輾轉找到了母親。一見面,她便將埋在心底的那個問題拋了出來:「媽,陳獨秀是我的外祖父嗎?「陳子美見女兒已經長大,這才點了點頭,還拿出自己小時候和陳獨秀的合影給女兒看,告訴女兒,自己就是陳獨秀的親生女兒。
1956年,44歲的陳子美,隨丈夫李煥照離開上海,遷居廣州生活。
在廣州,她找到了一個當掃盲老師的工作。
在六十年代的那場橫掃全國的運動中,陳子美的出身還是被人揪了出來,她也被戴上了「中國最大的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孝子賢孫」的帽子,被關進牛棚長達一年零兩個月。
無休無止的羞辱,讓陳子美不堪重負,由此萌生了逃港,去投奔弟弟陳鶴年的想法。從牛棚被放回家后,她就為偷渡香港作起了準備,每天都帶著兩個兒子到珠江去游泳,以練習水性,為將來偷渡做準備。
四、
1970年9月的一天,陳子美聽說過幾天那些「造反派」又準備把自己抓去參加一個批斗會,于是決心冒險偷渡。幾天后的一個深夜,她以父親留給她的幾件首飾為代價,找到一個「蛇頭」,要求幫助她偷渡到香港。
在蛇頭的幫助下,陳子美將五只裝食油的空鐵皮桶綁在身上,和兩個兒子一起,毅然跳進了波濤洶涌的大鵬灣。
經過十個多小時的飄流,母子三人奇跡般地平安登陸。
現在想起來,陳子美這樣一個五十多歲的中老年女性,是如何在海浪中渡過十個小時,并安然游到香港的,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了。有一點可以肯定,在這次偷渡之前,陳子美進行過大量的體能與游泳訓練,下海后又憑著極大的毅力和決心,才完成了這個舉動。
雖然陳子美偷渡是瞞著丈夫的,但在她偷渡后,丈夫還是受到了牽連,被關進了監獄,後來因病死在了獄中。
偷渡到香港后,陳子美和兩個兒子來到一家紗廠做工謀生。幾年后,她用省吃儉用的積蓄,買下了一處舊屋,在里面開起了一家托兒所。
就在陳子美的生活漸漸轉好之時,她聽到一位在警察局任職的兒童家長說,香港政府近期將要開展一項專項整治活動,要將所有偷渡到香港的大陸人全部遣返回大陸。
聽到這個消息,陳子美大吃一驚。她知道自己本來就身份特殊,加上又偷渡去了香港,如果被遣返回大陸,必然沒有什麼好果子吃,于是產生了移民美國的想法。
1975年春,陳子美用旅游簽證抵美,并經人介紹,來到華裔企業家榮崇敬家當了一名女傭。在一次閑聊中,陳子美無意間說漏了嘴,讓榮崇敬知道了她的真實身份。
說來也巧,榮崇敬雖然是一位旅居國外的華人,但卻對陳獨秀十分欽佩,得知陳子美是陳獨秀的女兒后,拿出15000美元,資助陳子美買了一套公寓,在紐約的華人社區開辦了一家產科醫院。
陳子美是學醫出身,雖然醫道談不上有多高明,但對來到這家產科醫院的孕婦照顧得十分周到,所以這家醫院也很受華人的歡迎。
五、
1991年,陳獨秀的孫女兒陳禎祥到香港探望父親陳鶴年。
陳鶴年的一位鄰居見到陳禎祥后,感覺陳禎祥的長相、走路的姿勢以及說話的神態,都與自己十幾年前在美國生產時的那家醫院的院長十分相似,于是便當著陳鶴年的面對陳禎祥說:「阿祥,你的長相很像我在美國認識的一位產科醫生陳子美大夫哎!」
聽到「陳子美」這個名字,陳鶴年不禁跳了起來:「賢侄女,你說的這個陳子美多大歲數,老家在哪里,你知道嗎?」
女鄰居想了想,告訴陳鶴年:「這個陳大夫大約六十多歲,好像聽她說祖籍是安徽安慶的。」
聽到這里,陳鶴年一拍大腿:「你說的這位醫生,就是我的姐姐啊!這麼多年沒音訊,我們都以為她死了,要不是你說,我們還不知道她仍活著。快告訴我,她的醫院具體在美國什麼地方……」
遺憾的是,等陳禎祥回到美國,按照那位鄰居提供的地址去尋找姑媽陳子美時,卻發現那里早就人去樓空。
雖然多方打聽,也沒有打聽出陳子美的音訊。
陳子美去了哪里?原來八十年代初的時候,陳子美的身體被查出了多種疾病,不得不將醫院轉讓出去,自己則在紐約皇后區雷哥公園買了一個合作公寓,打算就此頤養天年。
開了幾年醫院,陳子美也攢下了一筆積蓄,本來這些全足夠她養老了。沒想到和她一起來美國的兩個兒子卻盯上了她的這筆養老錢,在她1991年因病住院期間,偷偷潛入她的公寓,將她積攢了一輩子的養老錢一把全偷走,拿去還賭債去了。
陳子美知道錢是兩個兒子偷的,她也知道這錢是要不回來了,就算是報警,最多也只是將兩個兒子送進監獄,作為母親,她又狠不下這個心。于是此事也只能不了了之。
由于兒子偷走了全部積蓄,年老體衰的陳子美,只得向美國政府申請了每月570美元的政府補助金。由于她身患多種老年疾病,須看病吃藥,這點錢只夠她的藥錢,因此無法交足每月400美元的公寓管理費。
1997年8月26日,在拖欠了1400美元的公寓管理費后,陳子美被雪伍德村公寓管理公司告上法庭。陳子美無奈之下,只得向媒體公開自己的身世,尋求幫助。她對媒體記者說:「我這輩子屢經磨難,沒想到如今85歲還面臨流離失所的困境。」
「陳獨秀的女兒在因無錢交管理費吃上官司」的消息傳出后,在華人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。中國駐紐約領事館和「中華海外聯誼會」在核實情況后,為陳子美募到了9000美元,解決了陳子美的燃眉之急。拿著這筆錢,陳子美激動的連連感嘆:「還是祖國好,還是共產黨好啊!「
六、
2002年,陳禎祥終于輾轉找到了陳子美的下落,在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林訊生的陪同下,見到了這位從未謀面的姑姑。
據林訊生回憶,當時的陳子美,已經在中華海外聯誼會的幫助下,住進了紐約城郊一處比較僻靜的公寓樓里。那是一套還算寬敞的一居室,同中國大陸老人的家居沒什麼兩樣。 見到陳禎祥后,老人很高興,第一句話便是問起了弟弟陳鶴年的情況。
得知陳鶴年已于2020年去世后,老人情不自禁流下了傷心的淚水。
相比弟弟,陳子美對父親的感情似乎要淡一些。當林訊生告訴她,前不久自己去因工作關系去過安慶,拜謁過陳獨秀的墓地,發現當地政府撥款對墓地正在整修。 她聽后,只淡淡地說:「又得花老百姓的錢,說不定在什麼時候又被砸了。 」
這次見面,陳子美對自己的經歷也談得很少。 她只是對侄女說:「你的那個爺爺,我從他那里沒有得到過什麼好處,卻因為他,受了很多苦。 解放初期,上海里弄的居委會,對我看管得很嚴,我只好去了廣東。」。
提起來美國的事,陳子美感嘆說:當時美國的簽證官見她年邁,不愿意給她簽,她好不容易才說服了簽證官,方得以成:「簽證官被我說服后,說了一聲 OK,這一聲 OK,我就再也沒有離開美國。
」
這次見面中,陳子美雖然年近九旬,但記憶力仍然很好,反應也很靈敏。林訊生趁機提出讓她與陳禎祥及自己合一張影,并且問她:「您若不介意的話,可不可以把照片轉交給陳獨秀紀念館? 」陳子美笑著點了點頭。
臨走的時候,陳子美還不忘叮囑陳禎祥,如果有機會,去大陸幫她找一找與前夫張國祥生的幾個孩子,她很想見他們一面。陳禎祥用力點了點頭。
從美國回來后,陳禎祥便來到大陸,查訪陳子美和張國祥所生的子女們的下落。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,終于找到了她的子女。但由于種種原因,子女們沒有及時去美國看望陳子美,導致陳子美臨死也沒有見到她與張國祥生的孩子們,這也成了一件令人遺憾的事。
2004年2月25日,陳子美病情突然惡化,住進了紐約皇后區的圣彼得醫院。
在住院的近兩個月中,她那兩個在美國的兒子始終沒有來看一眼,更沒有幫她支付一分錢的醫藥費。
2004年4月14日,93歲的陳子美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。她去世后,由于沒有親屬簽字,導致她的遺體在醫院的太平間里擺放了一個多月。直到陳子美在大陸的兒子李大可,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飛往紐約,陳子美這才入土為安,被安葬在了紐約的伍德勞恩公墓之中。
安葬完母親后,李大可嘆息道:「母親一生獨立又有主見,性格很剛強,吃了許多苦。如今她終于可以放下所有了......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