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個小視訊,六個月大的寶寶被帶去打針,在護士打完針之后,寶寶皺著一張小臉哭著發出了三個音:「真疼啊」!
網友們戲稱:看把孩子都逼成什麼樣了,都提前開口說話了!也有人說,寶寶打針哭得那麼慘,我看到了卻只想笑,真是對不起寶寶,哈哈哈。
一般來說,寶寶八九個左右開始學大人說話,喊「爸爸媽媽」,1歲左右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詞語。所以這個寶寶不一定是真的開口說話,只是恰好發出的模糊聲音聽起來很像,不過視訊中的寶寶真的太可愛了。
打在寶寶身,痛在媽媽心,媽媽也不想這麼小的寶寶遭罪,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,不得不打啊。所以很多時候,媽媽都會捂住寶寶的眼睛或者讓寶寶背對著醫生——只要看不到針頭,就不會那麼痛了。
有的小寶寶在打針的時候沒有哭鬧,寶媽們會感覺自家的寶寶很勇敢。實際上,剛出生一個月的嬰兒由于神經發育不完善,對外界的反應會相對比較慢和遲鈍,所以這時候打針不哭鬧是很正常噠。
因為反應相對慢,所以也有不少寶寶在打針的時候沒哭,打完以后反而「哇的一下就哭了」。
還有一些原因綜合起來,寶寶并沒有感到太大疼痛,所以也不會哭。
首先,預防針的針就比較小,推的藥量也很少。其次,藥沒有什麼刺激性,不像青霉素比較痛,再加上護士熟練快速進針,所以一步到位,寶寶不受罪。
當然,抓住機會夸寶寶并沒有錯!我家寶寶就是勇敢,就是厲害!
當寶寶的觸覺迅速發展起來,對疼痛的感知也會越來越靈敏。一般寶寶兩個月時,就已經有明顯且靈敏的對皮膚接觸性痛感的及時反饋了,就像成人不小心被熱鍋燙到一樣,會縮開、會驚呼等,寶寶則會哭。
而且越大的寶寶越懂得通過哭鬧來撒嬌,這個時候,精明的寶寶已經知道什麼是打針和痛了。所以哭得很兇。有的更是看見白大褂的就哭,打針恐怕是很多寶寶第一次的心理陰影。
小時候的寶寶你還能抱住讓醫生「動手」,長大了的孩子,醫生護士可能要追兩條街拉回來才能打針,不信你看。
只要跑得夠快,針頭就追不上我
你小時候打針或者你家寶寶打針時,有發生什麼趣事嗎?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~
責任編輯: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