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,父母的陪伴和引導至關重要。然而,一些不當的行為不僅無法幫助孩子提高成績,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。以下這 3 件事,父母在孩子寫作業時千萬別做。
許多父母在孩子寫作業時,忍不住頻繁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。一會兒提醒孩子坐直,一會兒又問孩子作業完成得怎麼樣了。甚至當孩子遇到難題思考時,家長直接給出答案,打斷孩子的思路。比如,孩子正在專注地解一道數學題,剛思考了一會兒,家長就著急地說:「你這樣做不對,應該這樣……」 這種頻繁的打擾與干涉,會嚴重破壞孩子的專注力。孩子無法沉浸在學習中,思路被一次次打斷,不僅寫作業效率低下,長期如此,還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,失去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最終導致成績下滑。
當孩子作業出現錯誤時,部分父母第一反應就是嚴厲批評。「這麼簡單的題都做錯,你上課到底有沒有認真聽講?」「你怎麼這麼粗心,說了多少次做題要仔細,就是不聽!」 這樣的批評指責不僅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的原因,反而會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和恐懼之中。孩子在寫作業時會變得戰戰兢兢,擔心犯錯被罵,無法集中精力思考問題。而且,長期處于這種負面評價環境下,孩子的學習自信心會受到極大打擊,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,成績自然難以提升。
有些父母在孩子寫作業時,自己卻在一旁看電視、大聲聊天或者玩手機游戲,制造出嘈雜的環境。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,很難靜下心來學習。比如,孩子在安靜地寫作業,客廳里父母卻把電視聲音開得很大,播放著熱鬧的節目。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過去,無法專注于作業。另外,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學習的不重視,如抱怨工作與學習無關,也會讓孩子覺得學習不重要,從而降低學習的積極性,影響學習成績。
孩子寫作業時,父母應避免頻繁打擾干涉、過度批評指責以及營造不良環境這 3 件事。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、專注的學習氛圍,用鼓勵和引導的方式陪伴孩子,才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,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