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有讀者對筆者的「顧許是接盤俠」論點嗤之以鼻,確實筆者并沒有看過原著《雙喜》這篇小說,不過是在看完第21集后對江喜同事所謂「接盤俠」論點產生了共鳴。
或許是因為第21集以這樣一種「自嘲」方式做了結尾,或許是因為筆者再次想起了那位曾經對我嗤之以鼻的讀者。
無論如何,這一句「接盤俠」讓筆者的追劇進程暫時停留了在了第21集。
當衛明因林雙的「一時爽」找到與她攤牌良機后,當林雙即將步入失婚「快車道」后,當江喜終于找到了真心對她的明博后,當顧許暗自為林雙失婚準備助力后。
《好事成雙》似乎終于開啟了原配與小三正在硬剛的「爽劇」模式,當然也可以說是女主角與「男配角」之間正式開啟撕破臉模式。
或許經過這一次失婚風波,毫無存在感的顧許將會正式開啟「男主角」模式吧,當然這些只不過是題外話。
言歸正傳,也許真如那位讀者所言,《好事成雙》中并沒有所謂的「接盤俠」,至少顧許這位男主角不是筆者口中的「接盤俠」。
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這個源自股市「接盤俠」雖然帶有一個俠字,確實不是一個褒義詞,更多的還是被人用來當作貶義詞使用。
雖然「接盤俠」的背后是:大公無私、不計前嫌、犧牲自我、為他人謀幸福等關鍵詞。
可就是在大多數人眼中,至少是男性朋友的眼中,這個詞帶有濃厚的諷刺意味。
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認知偏差呢?難道「接盤俠」不能成為像西門吹雪、郭靖或楊過那樣的一代大俠嗎?
難道同為俠士的「接盤俠」不能像武俠故事中的大俠那樣,成為受萬人敬仰的一代大俠嗎?
為什麼「接盤俠」只能與「喜當爹」或「備胎」這些帶有諷刺味濃厚的詞匯劃上等號呢?
難道作為男人與一個自己喜歡且深愛的女孩結婚,還要顧忌這個女孩的曾經與過往嗎?
雖然這些女孩在年輕美貌的鼎盛時期不一定能看得上自己。
雖然女孩在與自己結婚之前是一個喜歡玩、喜歡浪漫、喜歡情調之人。
雖然女孩曾經只喜歡跟會玩的帥哥為伍,并且隨隨便便就與帥哥發生了關系。
雖然女孩曾經對那些雖然喜歡自己卻不善言辭,而且長相很普通的男孩不屑一顧。
可當女孩的青春年華不在,當女孩想要收心、想要嫁人之時,卻會想起那些既老實又踏實還會過日子的男孩。
不要以為這樣的男孩只是明博這種無錢無勢的窮小子,實際上像顧許這種雖然事業卻枯燥乏味的男人,同樣是「接盤俠」的重災區。
即便顧許是《好事成雙》的「男主角」,這樣一個俠者的稱號也是他不得不接受的。
因為「接盤俠」并不是一個對區了再婚女性或曾經有男朋友女孩男性的稱呼,實際明博都算不上真正意義的「接盤俠」。
因為從筆者的角度來看,整個《好事成雙》直到21集為止,所有出場人物里只有顧許有成為「接盤俠」的可能與潛力。
或許筆者這樣的論調與結論,會戳中許多顧許粉絲、女性朋友或「鍵盤俠」的肺管子,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也會戳中許多男性朋友的肺管子。
可就像武俠故事中對俠之大者或行俠仗義之人做的描述一樣,那些最終成為大俠的人,哪一個不曾經受過常人不能受的誤解與責罵呢?
即便是經典影視作品中的「步驚云」與「阿甘」,在他們那經典的影視形象背后,不也常常被羨慕或嫉妒之人稱其為「接盤俠」嗎?
可這并不能阻擋或妨礙他們成為經典人物,甚至是「大俠」。
正如在很多人眼中所謂優秀的男性,是絕不會成為「接盤俠」的一樣。
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,能一步一步熬成「接盤俠」的,通常只會是類似「D絲」一類的老實人或小人物。
當他們默默守護的女神,在「玩夠了」「想找到個老實人嫁了」的時候,他們便有了熬成為一代大俠的機會。
最終那個曾經面對女神或異性膽小且搖擺平定的男孩,在自嘲中、在「喜當爹」中成為了俠之大者與行俠仗義之人,成為了人們口口相傳的「接盤俠」。
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大俠。
雖然曾經的「接盤俠」被無數人所嘲笑與鄙視,可如今的「接盤俠」早已不再是當初的「接盤俠」。
曾經羞于啟齒的「接盤俠」在不知不覺中進化了、升華了、轉正了。
他們早已打起了「一代接盤俠舍我其誰」的大旗,他們認為做一個「備胎」總好過當一個「壞胎」。
他們自豪且自信的昭告天下:各位玩累了、想找到個老實人結婚的女神們,自己正是她們需要的「接盤俠」,他們無怨無悔、他們大公無私、他們就是如此有自知之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