屋主是幸福的一家三口,一對85后夫妻和六歲的兒子,他們希望裝修以實用功能性為第一考慮要素,其次才是風格。
在他們對于理想家的描述中,簡約、大氣、溫馨和明亮是其中的關鍵詞。我們在滿足屋主功能性需求的同時,將這四個詞語也完美與新家契合。
開放的空間打破墻體帶來的空間限制,縮短家人之間的距離,讓愛與陪伴直達眼前。
原始戶型為四居室的格局,但對于一家三口來說,四間臥室比較浪費。且由于之前設計不合理,儲物空間不足、衣物不便拿取。
結合屋主的需求,我們大刀闊斧將四居改為兩居;同時考慮到屋主偶爾會招待家人和朋友留宿,特意將一間臥室改為多功能房。
不拘傳統布局,為小朋友構建出一個開放式「家庭樂園」;同時將空間最大程度打開,減少拘束感,開闊空間延續親子陪伴時光。
改造亮點:
1. 結合屋主需求將四居變兩居,優化空間布局,解放雞肋空間;
2. 拆除非承重墻體打造客餐廳一體超大空間,營造親子互動空間并延伸空間視覺感;
3. 廚房與餐廳之間設有「喇叭式」傳菜口,動線流暢、空間愈發流動;
4. 重塑空間后,為小朋友打造專屬「游樂王國」,為空間注入溫馨氛圍;
5. 在主臥與兒童房內設計開放式U型衣帽間,充分滿足衣物收納需求。
全屋儲物立方25坪,儲物面積占比高達22%,根據屋主的日常習慣以及生活動線,靈活設計儲物空間,擺脫之前儲物空間不足以及衣物拿取不便的煩惱。
極簡入戶玄關,
動線絲滑流暢、細節滿分。
一進門入眼便是頂天立地式鞋柜,根據鞋子用途以及高度具體劃分為:客用拖鞋、長靴以及日用鞋子等,告別「遍地鞋子」的尬尷場面。
頂部采用軟膜天花輔助照明,彌補玄關區域采光不足的問題,空間更顯明亮。
入門左手處設置掛衣區,外出歸來換鞋后可隨手掛上脫下的衣物。鞋柜旁便是客衛,換鞋換衣后進入客衛洗手消毒,完成無塵入戶。
留白但不單調,
重構空間質感與格調。
全屋以純白與原木色為基調,再加以台燈、花盆和邊幾等少量深色點綴,多一絲沉穩打破空間的單調。
客廳取消茶幾,為小朋友騰出足夠的活動空間,同時避免在走動時磕絆。
去繁就簡將空間最大程度打開,大面積留白給予空間多重可能性,流暢線條勾勒空間的簡約格調;模糊空間邊界,讓其自然流動,與家人朋友共處無「壁壘」。
客廳是一家人的「情感升溫處」,在這里與小朋友玩耍、閱讀繪本、畫畫以及喝茶聊天等,卸下疲憊享受在家的愜意與舒適。
將陽台包進客廳,延展視覺空間,空間愈發寬敞明亮。頂部備有軟膜天花,模擬自然光讓空間不留一絲昏暗。
臨時客臥 / 影音室 / 學習區,
打造靈活多變「斜杠」空間。
功能房的空間利用抬高地台的設計,將空間與客廳區域從視覺上進行區分。
客廳與多功能房之間以聯動移門相隔,彼此之間相互獨立且相通。房間空閑時將移門打開與客廳相連,更顯空間寬敞通透。
家人朋友偶有留宿時,拉上移門鋪上床鋪或搭上賬篷后,它可作為臨時客臥使用。屋內可通向客衛,便于就近盥洗或淋浴。
一整面收納柜收納著小朋友的樂高毛絨玩具,并且客人留宿時也有一定的儲物空間放置其衣物。
柜體中部設計不規則圓形,為空間增添些許趣味,也是小朋友肆意舒展的玩樂地。
家里有個「大喇叭」
在喊你:快來吃飯啊!
優化空間布局后,廚房區域擴大并實現中西分廚。廚房與餐廳區域之間設計傳菜口,讓愛與美味展現眼前。
因為平時女主人下廚較多,我們根據女主人身高將島台高度定制為900mm,日常使用時不彎腰。島台台面寬度為1095mm,超寬台面方便日常準備美食。
它作為廚房與餐廳的「過渡帶」,制作完成的美食可隨手傳遞,讓食客不再多一秒等待。
并且女主人操作時對其他空間一覽無余,可以輕松觀察小朋友在客廳玩耍的情況。
島台作為西廚,下方柜內內嵌蒸烤箱以及收納空氣炸鍋、烤盤和電飯煲等餐廚用具;吊柜中儲藏蒸烤用品以及清潔用品等相關用品。
台面特意設置洗手盆,便于飯前就近洗手或洗些水果,日常使用率極高。設計細致入微,生活便更舒適與便捷。
「喇叭」傳菜口的中廚內視角。
洗-切-備-炒,圍繞屋主烹飪習慣以及廚房動線合理規劃空間后,烹飪過程絲滑流暢,做飯變為一種享受。
餐桌+島台形成洄游動線,串聯廚房、餐廳與兒童玩耍區等區域,行動軌跡更加自由。餐桌與島台形成超長台面,足以容納8人以上聚餐。
女主人在島台制作美食,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盡情玩耍,在同一空間下有著松弛的陪伴感。
島台對面還設有水吧台區域,它位于整個空間的中心,距離各個功能區相對較近,喝水、泡茶都很方便。
留一片天地,
讓小朋友盡情探索。
將原臥室-4改為小朋友的活動區,可以盡情在這片區域里玩耍與輕松閱讀,釋放孩提時期最純真的快樂。
平時小朋友在這里玩耍,特意設置玩具收納區域,培養小朋友及時收納的好習慣。因為后方是主衛的區域,收納柜可阻隔一部分視線,保證隱私性。
利用墻體自帶的凹槽嵌入柜體或洗烘機,整體拉平墻面,將柱體悄然隱形并增加儲物空間。
面向柱體右側區域為小朋友的學習區,兩面書架將儲存小朋友的繪本與故事書等。
柜體中專門設置小卡座,方便小朋友坐著看書;家長也可以一起與小朋友閱讀,享受親子閱讀時光。
另一側為生活陽台,設有洗手池便于日常清洗;柜體無底板設計方便掃地機器人自由出入。
考慮到陽台區域留有下水管道,所以將陽台與客廳地板相分離,防止出現木板浸水的情況。
新增步入式衣帽間,
給生活一點儀式感。
在需求溝通階段,屋主明確提出:
「臥室不需要太大,只需要滿足睡覺功能即可」并且希望擁有充足的收納空間,解決衣物不便拿取的煩惱。
秉持實用主義將主臥內推2415mm打造步入式衣帽間,將原本無用的空間面積轉變為高利用率的功能區,輕松拿取衣物。
將原陽台包裹入室,室內空間向外延伸,改善采光并提升空間感。但屋梁無法改動,我們將其改為弧形的頂,為空間增添一絲設計感。
兒童房的設計需要考慮小朋友的變化,隨著孩子的成長,對于功能的需求也將隨之發生變化。
選擇輕體量床體與柜體,留出充足空間讓小朋友自由活動,也方便孩子長大后傢俱靈活調整。
小朋友的衣帽間,根據他的身高設置下層衣物掛放高度,小朋友可以自己挑選中意的衣物。
同時衣物掛放高度后期可以靈活調整,伴隨小朋友成長高度自由升降。
優化空間布局后,衛浴間為三分離式并且實現雙台盆+浴缸,提升生活效率與幸福度。依據行動軌跡將卷紙、化妝品與洗浴用品等物品收納于就近儲物柜中,縮短動線。